*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*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*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
扫描二维码
关注手机版

仁心传承,师泽如光|刘洁:住院仍守诊,她是患者心中的光,更是医者的模样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来源:科教部

73岁的陈爷爷手握一封手写感谢信走进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(湖北省中山医院)口腔科,字里行间的滚烫话语,道尽了他对医生最真挚的敬意。这份敬意的主角——口腔科医生刘洁,刚从住院病房回到诊室,手腕上的住院腕带还未摘下,手上的留置针清晰可见。

连续一周被腹痛腹泻折磨的刘洁本应遵医嘱在病房静养,但得知陈爷爷要赶来调试假牙,便毅然守在诊室等候。下班时间已过,诊室灯光仍为这位特殊患者亮着。刘洁忍着身体不适,细致地为老人调整假牙,直至老人能舒适使用才放心返回病房。“这是我负责的病人,他来了,我当然要好好治。”简单的话语里,藏着医者最本能的担当。

工作中的刘洁

作为口腔科实习带教秘书,从最初跟在前辈身后递器械、记病例的新手,到如今能独当一面搭建带教体系的引路人,十年的时间里刘洁始终记得刚入行时老师的叮嘱:“口腔医生的手底下,是患者的健康与信任,教学生,就是把这份责任传下去。”

刚接手带教工作时,刘洁发现不少实习生陷入“理论会、临床慌”的困境,有的无菌操作漏关键步骤;有的面对患者讲不清病情。她深知,带教不能只教知识,更要帮学生闯过“敢上手、会上手、上好手”这三关。于是,她重新设计带教模式,编写《口腔实习操作手册》,将根管治疗拆成“找根管、测长度”等8个关键节点,每个节点标注“易漏诊侧支根管”等实操禁忌;在科室开展模拟诊室,让学生对着仿真模型反复练习,老师掐表计时,达不到“8分钟内精准开髓”就推倒重来;还请老患者扮演难缠角色,开展医患沟通情景课,逼学生练出既能讲清病情,又能安抚情绪的硬本事。

十年间,她带过20多名实习生,3人考上华西、北医等名校研究生,5人成功专升本。她常说“实习与学习相辅相成”。例如,临床遇到疑难病例,就推着学生翻教材、查文献,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让操作更有底气;带教没有捷径,她把每个学生的短板记在随身小本上“小张开髓易穿髓”“小李沟通语速快”,再针对性补弱;把操作细节嚼碎了讲,连持针器握法都要示范像握笔一样稳;更把自己当年摔过的跟头,变成学生的垫脚石,比如因漏查侧支根管返工的教训,她会反复叮嘱学生“一定要用显微镜仔细看”。

如今,看着曾经手抖的实习生能从容坐诊,看着患者因她的坚守露出笑容,刘洁用行动诠释了“仁心传承”的真谛。在这个致敬医学引路人的九月,她既是患者心中“住院仍守诊”的光,也是学生眼里“倾囊相授”的师。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传承里,无数个像刘洁这样的医者,用对患者的热忱、对教学的执着,让“红色基因”在诊室与课堂间流淌,让“师泽如光”成为跨越时空的动人回响。(文:李曦雯)

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

×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