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气管镜“蒸汽盾”激活肺动力——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靶向热蒸汽消融术,让慢阻肺患者告别“窒息人生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来源: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
据2024年《柳叶刀》GBD研究,全球慢阻肺患者高达4.01亿,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气道疾病患病率更是高达13.7%,患病人数超过1.24亿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、咳痰、胸闷、气促,病情发展到中后期,患者还会出现行动受限、呼吸困难,严重影响预期寿命。
虽然早期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,但难以逆转肺结构的破坏。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,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有限。传统治疗方法如外科肺减容术(LVRS)和肺移植,由于风险高、费用高、创伤大等因素,许多患者望而却步。
70岁的老周便是众多慢阻肺患者中的一位。他的肺功能仅剩25%,严重肺气肿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,“每天抱着氧气罐生活,这几年越来越差了,连刷牙都喘得像跑马拉松”。 直到他遇到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(湖北省中山医院)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,才看到了希望。
经过评估,高宝安团队为老周成功实施了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(BTVA)。术后,老周激动地说:“手术一点感觉没有,不疼也没伤口,只三四十分钟就做完了,真是先进!” 术后14天,患者喘气症状较入院前明显改善。
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主要适用于中重度慢阻肺(GOLD 3-4级),经充分药物及康复治疗无效的非均质性(双上肺)肺气肿患者。该技术已连续六年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(GOLD)指南推荐用于治疗中重度慢阻肺。
该技术是通过热蒸汽消融系统将热蒸汽输送到病变肺部区域,使病变组织坏死,并触发气道和肺实质发生纤维化修复为特征的炎症反应,从而使肺气肿严重的肺段萎缩,正常肺部组织舒张,最终达到肺减容的目的。与传统外科肺减容术和肺移植相比,BTVA具有不开刀、操作简单、创伤小、安全性高、术后并发症少、恢复快、疼痛小等优势。
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的出现,为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,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。 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,将有助于降低慢阻肺的致死率和致残率,造福更多患者。
【专家简介】
高宝安
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、湖北中山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
擅长呼吸介入治疗、肿瘤微创治疗,能开展呼吸内镜下所有介入诊疗操作,擅长应用硬质支气管镜、气道支架(含粒子支架)、安全T管等解决各种疑难、复杂、困难良恶性气道狭窄、气管-食道-纵隔瘘的封堵等,技术水平国内先进、省内领先。
门诊时间:周一上午(硚口院区)
(文:何青)